本报自启动2021年“协力·盛天助学金”活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协力·盛天助学金”助学15年以来,共资助3000多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不少当年受到“协力·盛天助学金”的学子们也主动与本报联系,讲述他们在“协力·盛天助学金”帮助下,完成学业的故事。
如今,这些学子在学习、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记者近日对部分学子进行了回访。
昔日受助学子今日就业助人
2016年,协力·盛天助学金爱心使团来到陈科林的家中,为他送去助学金
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陈科林,成为一名教育培训师,阳光自信
2016年,家住上林县白圩镇繁荣村新民街的陈科林以634分的高分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本是一件骄傲的事情,他们一家却为陈科林高昂的学费犯愁,八旬的奶奶甚至从凌晨就开始拾荒,为了给孙子凑上学的路费。
回想起当年受到“协力·盛天助学金”的资助,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年的陈科林,仍然记忆犹新。“当年盛天集团、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和爱心人士代表不辞辛苦送来助学金时,家中简陋得不知道如何待客,一时手无足措,当时心情只剩下感谢和激动,协力·盛天助学金让我顺利上大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记者了解到,陈科林目前在教育行业做培训师,主要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他告诉记者,最近一年自己的工作进步挺大,收入也在稳步提升,自己比较喜欢做教育,在这过程中帮助了一些比较迷茫的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出路和努力的方向,挺有成就感的。
“协力·盛天助学金”的这份爱,也一直伴随着陈科林,因为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也开启了他助人之心。从上大学至今,陈科林做了不少公益活动,大一他就加入了浙大润莘社,这是学校一个公益助学方面的社团组织,在这里他认识到和自己一样的困难学子。大家一起努力,策划了不少公益性活动,比如暑假去支教偏远地方的小学生、上海爱国主义行等等。
获助龙凤胎兄妹传递爱心
在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上做志愿者的卢应燕
卢应双
在去年高考结束后,一对龙凤胎兄妹卢应双和卢应燕因家庭困难难以承受高昂的大学费用而备受关注,在“协力·盛天助学金”的资助下,哥哥卢应双顺利就读桂林理工大学,妹妹卢应燕也顺利进入安徽财经大学继续求学之路。在求学路上,他们不仅勤工俭学缓解家庭困难,还在假期里做志愿者传递爱心。
卢应双和卢应燕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冯女士是一名宿舍管理员,仅靠她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支撑全家的开支。去年在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家人既喜悦又惆怅。两个孩子同时一起上大学,无疑让这个原本就不用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协力·盛天助学金”的资助下,兄妹俩得以圆梦大学。“真的很感谢盛天集团和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帮助我们这个家庭度过了最艰难的这一年。”妈妈冯女士掩饰不住感激的心情。
2020年协力 盛天助学金发放仪式
上大学后,两人依然不放弃追求梦想,不仅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他们理解母亲打工的辛苦,更懂得这份助学金的承载的爱心,所以两人在内心都种下了感恩和励志的种子。大学期间,他们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在生活上互相支持鼓励。兄妹俩利用假期在大排档做服务员,超市做店员,收银、接货、摆货、送单据……
近几日,卢应燕正忙着做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的志愿者,主要负责路线引导、签到、大会服务。谈起这几天的志愿活动,她说,虽然站着很累,但是听到别人在一句真心的“谢谢”时,自己就很有成就感。
【记者助学手记】
盛天助学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心灵上的成长。
在回访受助学子过程中,与他们交流时从言语感受到的阳光、自信已为他们一洗从前因家庭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同是受助学子,陈科林、卢应双和卢应燕都一直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志愿服务、爱心支教等各种公益活动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正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
“盛天助学就像一道曙光,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前行的动力。”正如众多家境困难学子所感受到的那样,他们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像他们一样面临困难的学子。“不要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放弃学业,现在国家有很好的政策,也有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组织,都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难。
.